”95后” 支教老师和她的公益梦想

”95后” 支教老师和她的公益梦想

编者按:近年来大学生已经成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主要群体之一,从志愿服务、短期支教到深度参与乃至发起公益项目,大学生群体对公益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推动着公益进步。本期爱心专栏,我们分享95后支教老师何瑞亭的故事,从接触到熟悉,从懵懂到专业,她的经历在同龄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作者:皮磊      转自:公益时报       编辑:爱心志愿者

 

2019年的寒假,很多同学都背起行囊匆匆忙忙走上了回家的路,但云南女孩何瑞亭并没有着急给自己放假。

1995年出生的何瑞亭目前在家乡偏远农村支教,学校位于中国和越南边界,少数民族居多,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学校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她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参加支教项目发起方——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的年会,向基金会汇报这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借此机会和其他支教志愿者进行交流。

在杭州六和公益工作期间,何瑞亭到乡村学校走访

 

从浅尝辄止到深度参与

 

参与志愿服务、关爱孤寡老人、走访福利院、短期支教……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最为常见的几种方式。当然,这其中可能也夹杂着一些“非公益”因素,比如学校硬性要求、为完成学分或者为今后保研做铺垫等。不过,随着近年来公益机构逐渐增多,公益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以短期支教为例,从以往的应付式上课、给孩子补文化课,到开展艺术教育或兴趣课程,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转变。

何瑞亭的经历在同龄人中具有代表性。大一下学期,在身边很多同学还未接触过公益时,何瑞亭便申请参加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公益项目——由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指导、云南协力公益支持中心开展的云南高校公益社团骨干能力建设培训班。除相应的理论培训,参与的大学生还要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假期到山区开展调研。

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在云南省青基会的支持下,何瑞亭认识的一位公益伙伴成立了一家专门做灾后重建的机构——昆明益行公益社区发展服务中心。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在参与公益社团能力建设培训班的同时,还可以到一线公益机构进行实践。

“这段经历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公益议题,比如环境保护、性别平等、儿童、社区建设等。”何瑞亭告诉记者,后来云南省青基会发起云南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她便去基地做了项目助理,负责公益机构能力建设等工作,“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和圈内一些资深专家及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也让我对公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何瑞亭支教的学校——云南省金平县荞菜坪小学

公益让我活得更像年轻人

 

或许是因为就读于理工院校,何瑞亭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十分明确,属于典型的“目标导向型”。2018年3月,大学毕业前三个月,当很多人忙着研究生复试、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何瑞亭毅然带着自己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去了杭州,入职一家做乡村阅读教育推广的公益机构——六和公益。

“我从大一开始接触公益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投身公益行业,重点关注儿童、青年及性别平等这三个领域。这几年我也一直在这几个方向努力。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公益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像一个年轻人。”何瑞亭谈道。

在六和公益工作期间,何瑞亭主要负责城市社区的工作,但也会经常到乡村走访,接触乡村的孩子和老师,但是她一直困惑到底哪种阅读教育理念才是适合老师们的,才能够给孩子带来帮助。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教育现状,摸索出一套自己认可的且真正适合乡村儿童及教师的方式,工作一年半之后,何瑞亭决定暂时离开六和公益,去乡村当一名支教老师。而她实现梦想的方式也很简单:在网上看到百仁慈爱基金会招募长期支教老师的信息后,很快就和基金会方面进行了联系,并如愿成为其中一员。

据何瑞亭介绍,她在工作中接触的乡村学校主要在安徽、河南及贵州的少部分地区。让她吃惊的是,在不少乡村地区,大家对于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乡村阅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阅读教育知行不合一,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理念良莠不齐,但并不一定适合乡村学校;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形式化以及教师非教学工作过多等。

目前,何瑞亭在云南省金平县荞菜坪小学支教。学校位于中国和越南交界处,苗族、哈尼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居多。学校共有339名学生,教师13人,其中事业编教师2人、特岗教师5人、临聘教师3人、支教老师3人。何瑞亭不仅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还担任四年级科学老师和二年级美术老师。同时,因为学校是寄宿制,支教老师还要负责学生晚自习,工作强度非常大。

“服务期满后,我将继续从事跟儿童公益相关的事情。我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乡村老师,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眼界,而一个老师能够影响更多的孩子,这样也能够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何瑞亭谈道。

 

专业素养建设更为重要

 

近年来,以大学生群体为目标对象的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越来越多,成立高校公益社团、参与公益大赛或公益创业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但大学生专业性普遍不高,导致志愿服务只能停留在表面。

对此,何瑞亭也深有体会:某些高校参加支教的大学生掐头去尾工作不了几个月时间,支教队员的频繁更换导致一些乡村学校对大学生支教产生反感情绪,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在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或者项目时,最好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比如法律专业的可以找一些法律援助类的机构,医学专业的可以参加医疗援助等。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盲目参与浪费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也能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是今后想做全职公益人,可以多参加一些专业性强的公益活动或公益机构。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待遇,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