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乡村巨变 (上)

疫情下的乡村巨变 (上)

编者按:孙君,原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新农村环境建设。疫情期间孙君走访了9个县区,对村庄在疫情下的各种生活和生产状态进行调研。他不仅看到了疫情下返乡农民就业的忧虑,土地与粮食安全的危机,更进一步对乡村改革后乡村文化人的流失、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农业发展政策的走向提出了反思。


作者:孙君        编辑:爱心志愿者

 

疫情期间,苍穹人绝,九州封城,我密集出差,前后走访了九个县区,20多个项目点,主要与市长、县(区)书记、县长进行交流,集中调研三件事。

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孙君

疫情下的村庄现状

 

这次乡村调查主要对疫情下的村庄,如古村落、新型农村社区、城郊村、马路经济(马路两边建房)拆迁户搬迁的新区等在疫情下的生活与生产状态进行调研,具体分三种类型走访乡村。

 

传统村落」

数量极少,尚未经受大规模规划与改造的村落,相对稳定,返乡年轻人就业与生活的矛盾不突出。特点是村庄偏远,土地基本没有流转,乡村自治较好,村庄宗祠、庙宇、小学(部分)、戏台正常使用。返乡人员加上原有人口约85%左右,有浓浓的乡愁与文化,有桃花源的影子,平日有摄影师、画家、设计师及一些游客,受疫情影响不大。

 

近郊乡村」

这种村落前后进行三轮规划设计,村庄高楼林立(绝大多数私自建房,局部有一些农田、菜地与果园),标语、墙画、绿化、防偷门窗等,显得城不像城,村不是村。规划设计过程引发乡村自治混乱,空房率达75%以上。调查发现,村委会与便民大厅、礼堂、公共厕所很漂亮也干净,表格制度与监督也规范有序。这种村庄基本是混杂型,有一些现代感,但实用性差,原居民只有25%左右。只有领导与乡镇干部来参观学习。这样的村浙江最多,原有乡愁与传统文化尽失。

 

新型农村」

整体搬迁,以地产开发、工业园区、4A5A景区等新建的村庄。虽说叫乡村,其实完全是城市社区,没有菜地、养殖,农地流转或已占用。小区里完全没有宗庙、祖坟、学校、卫生所、老树(有些农户还有农田,只是较远,要开车种田),土菜土鸡已成为记忆。这种村庄大多靠近城市,因疫情不能打工,人口集聚约76%左右。疫情期间的生活与城市人差距不大,健身器材上有很多人在健身。这样的村庄在报纸与电视上经常出现,被誉为“城镇化的典型案例”。

 

疫情下的农村出路在哪里

疫情下返乡农民就业的忧虑

 

对疫情下村庄返乡滞留人员进行调查,是这次调查的第二个重点。

 

一个村60%的年轻人的就业出路在哪里?

以一个村2,600人为单位,约有1,560人返回乡村。这些人已不会种田,又缺少务农技能,在村里也没有岗位。这种情况已引起县委书记的高度警觉,也预示未来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农民也要竞争上岗,农民也出现就业问题,这只说明一点,乡村要完了。乡村原本就没有上岗、下岗、退休、竞争、品牌和就业概念,是我们把城市与现代农业引入乡村后才产生的。尤其是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让原本乡村自然配置下的全息农业被彻底打破。

 

疫情下的乡村,返乡的年轻人与中年人就出现了问题。一般来说,农民九年不种田就与农业脱钩新农民已不会种田,不习惯传统农业,原来与天地之间的敏感度(知觉)没有了,与土地的情感渐渐地远去。一个村约有60%年轻人赋闲在家,没有好的技能;很多占地建厂的工业园区90%以上空闲,村庄乡镇又没有适合的岗位,想种田,田也流转或转包了。这对一个村或一个县(区)来说就是大问题,60%人的生活问题随之而来。

从目前疫情来看,城市的就业压力剧增,大量服务业、企业、工厂、学校等经济严重下滑,城市要先保证城市人的就业。这种情况下全国近8,000万两栖打工人,短期内有近6,000万人要退回乡村,每个村真正返回城市务工的大约30%。

 

这其中也有比较好的乡村,如四川广元市月坝村、安徽毫洲涡阳县、河北保定阜平、河南光山县电商下乡、新县田铺大塆与西河湾、湖北郧阳区柳坡镇、湖北谷城县堰河村、信阳郝堂村、湖南韶山村、河北邯郸小堤村等。这些村落,年轻人返乡务农、就业率较高,返乡安居高达60%到80%。他们的特点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结合现代农业与电子商务、乡宿、民宿、村集体经济等,让乡村在疫情下有了软着落的可能性,这好像是未来乡村的方向,也是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疫情结束之后,种田将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

 

疫情下土地与粮食安全的危机

以江苏、安徽、山西、广西、河北、河南、福建为例,其中安徽省2018年耕地流转面积超过35%,从2007年的6,400万亩到2016年的4.71亿亩,加上承包地,抛荒与种树(不种粮)加起来有38%。粮食赚不了钱,三五年下来企业就支撑不了,企业无力支付农民,从此政府背上沉重的地租。企业是政府引来的,农民自然找政府。现代农业与高标准农业计划是完成了,但是企业放弃土地的速度与流转土地速度比以前加快了120%,土地问题再次成为政府的负担,政府变成为流转土地买单。

 

很多领导与权威人士说,国外粮食价格比国内便宜,小农经济没有竞争力,所以土地流转给企业搞规模经济是唯一出路。他们真是不了解中国,这怎么可能呢?稍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大国小农,人多地少。跟人少地多的国家比,比规模化与机械化,硬是拿缺点比人家优点,真是“砖家”。殊不知我们除了地少,还有人多,就业与稳定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

 

疫情之后,政府问题更大,为流转农田买单,买完单还要种田。种田,这将成为政府以后的主要工作。

 

(未完待续)

 

注:如欲了解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请浏览网页:www.bjlsz.org.cn

      如欲联系北京绿十字,邮箱是:bjlsz_ngo@126.com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