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生命 ” 回家”

如何让一个生命 ” 回家”

编者按:如何高质量地陪伴临终老人的陪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国,公益组织“十方缘”用十五年时间发展出独有的“三不原则”、“十八条行为规范”、“十大技术五步法”,为全国4000万临终老人提供陪伴,本期将为大家分享“十方缘”义工伙伴关于陪伴的故事。


作者:凤凰网公益        编辑:爱心志愿者

 

 ” 爱是把家里人陪伴成他想要的样子”

 

郭书华 61岁 退休航天工人

十方缘四星义工 服务时长8年

 

进入十方缘之前,我母亲在很短时间内去世了。我接受不了,一天天浑浑噩噩,也不知道跟谁去说。偶然间看到十方缘公众号在招义工,“心灵呵护服务”吸引了我。本来担心不要退休的,通知培训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多虑了。

一次完整的服务流程是这样的:9:30到养老院、穿义工服、学习十八条义工行为规范、陪伴老人、12点左右结束半天志愿工作。参加完培训我特兴奋,第一次陪伴带着“做好事”的心态,一股热情冲过去,结果碰到了这样一位老人:

“你坐啊。”她招呼护工把尿盆端下来让我坐板凳。上面有很多缝隙和尘土,中间还有一块湿。“这是不是尿?”我心里嘀咕。我们学习了“十八条”,如果拒绝会给老人压迫感。所以我就坐在板凳一角。

老人看我坐下就哭了。“你能帮帮我吗?你能给我找心理咨询师吗?我什么时候才能走路回家?”这时我看到墙上有一张她的简历。原来她是我的同龄人,已经在养老院躺了四年了。她的腿都已经萎缩了,恢复是很难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就带着情绪陪伴了她40分钟。

归队之后,我心里堵得慌,在领队的鼓励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书华老师,你当下可以想着用我们的‘心法’。”领队的话一下把我敲醒了,我在心中默念道:“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

安宁病房中临终的老人

 

在十方缘,处在生命末期的人我们都叫他“老人”。我陪伴过一名三十出头的“老人”。小伙子是回国创业中发现的脑瘤。他躺在首钢医院的安宁病房,插着呼吸机,眼神迷离。他爸爸茫然地站在大飘窗边,看我们来把脸别了过去,意思说“他都昏迷了还陪伴啥”。

我坐在小伙子身边念诗,念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边念一边注视着他。快四十分钟的时候,我对他说:“帅哥,你喜不喜欢都可以回应一下我们!”因为之前有医生告诉我们,昏迷的人也是能听到感受到的。

一听我说回应,他爸爸妈妈都来到了病床前。一秒钟,两秒钟。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他的食指真的轻轻动了两下。

我和她的妈妈拥抱在了一起。我在她耳边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听见她吞咽唾沫的声音。她抱住我不撒手。

 

  ” 真实的爱不会伤害到谁”

 

闫然 36岁 心理咨询师

十方缘二星义工 服务时长6年

 

2018年我带着“公家”的任务加入十方缘。去年开始,受方树功老师感召,我在石家庄组建了老人心灵呵护项目。一个月下来至少四五个周日下午要去养老院。

学安宁疗护时我听老师说,一些西方国家会把养老院幼儿园开在一起,于是我把孩子一起带上,开启了第一场儿童义工培训。我用图画版“十八条”给小朋友讲解什么是陪伴。

“如果看到爷爷奶奶双手双脚都被绑在床上,你可以解开带子吗?”“不可以,因为爷爷奶奶会乱抓。”

“陪伴爷爷奶奶的时候可以接打电话吗?”“不可以。因为要尊重别人。”

原来小朋友什么都懂。后来大家都说太打脸了,因为爷爷奶奶见到小朋友们后,都不太愿意“搭理”成年志愿者。因为我们成人陪伴老人会很拘谨,即便我陪伴了这么长时间,我都会觉得我放不开。

我带着孩子一起去陪伴

 

有一位半失能的爷爷,用动起来都困难的手臂端了一小盘樱桃西红柿给我儿子,我当时真就是“大人心态”,要冲过去说你不可以吃爷爷的东西。结果我儿子拿起来就吃。后来爷爷用微弱的语言让我知道他其实很感动,因为小朋友没有嫌弃他。

我们有的儿童义工会问爷爷奶奶,“你为什么坐轮椅啊?”爷爷奶奶会说“我生病了”。然后小孩就会问,“那你还能好吗?”大人在旁边坐着,会觉得这个问题好尴尬。但老人很真诚地告诉他:“年龄大了不会好了。”

后来我们发现,老人没有受伤害,小孩也没有觉得尴尬。是我们失去了纯真。真实的爱,其实不会伤到谁。

 

 ” 我守护着老人也守护着自己”

 

苏星 30岁 儿童心理治疗师

十方缘一星义工 服务时长1年

 

第一次进老人房间陪伴时,我挺紧张的。那位叔叔躺在床上,躯体不能动,只有眼珠子能转,好像一下子回归到婴儿状态。我很心痛,拉着他的手跟他说,我叫苏星。他无法用语言回答,就用眼神回应我。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时候,他的语言一下子迸发出来,整个人变得很有力量。

还有一个阿姨。我陪她做手工花的时候,她突然抱住我,说来月经的时候,你一定不能去工作,要好好在家守护自己。她的拥抱很温暖,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后来我们照了一张比心的合影,她还把手工花送给了我。我把花放在了工位上,当生活或工作遇到困难,看到这朵花就像看到阿姨,就可以带给我力量。

其实我们是在相互陪伴

 

我在养老院做的是爱与陪伴工作,让我学会以更全然接纳的状态面对家庭。我和爸妈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了。回到家,我会用抱抱和拉手对爸妈表达爱。我也变得没那么自我了,遇到不一致的想法,我会在关系层面打开新的理解视角。

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影响人的过程,我可能影响了三个人,但是我朋友可能会影响九个。当有一天我也躺在病床上,也会有人守护我,也可能是我自己守护自己。

(感谢受访者郭书华、闫然、苏星)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