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志愿者新干支教感想集锦(五)
编者按:自2008年始,每年8月,在爱心基金会的支持与协调下,由耶鲁大学牵头的“Building Bridges(同在蓝天下)”中美大学生联合支教活动都会在中国农村地区的中学,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当地的中学生度过一段难忘的暑期时光。2024年8月11-19日,由美国耶鲁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0余名大学生和爱心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在江西省新干县新干中学成功举办了第16届“同在蓝天下”活动。本文以志愿者的视角,重温了支教的诸多瞬间,与读者分享。
作者:格拉斯哥大学/陈慧琳 编辑:爱心志愿者
纯粹的灵|Building Bridges
盛夏八月酷暑难耐,却是我难得的喘息时刻。又逃回BB乌托邦了,“第几次啦?第五年了”,在真空安全的乌托邦里,脑袋可以一键重置,清空所有的缓存。屏蔽觥筹交错的喧哗,脱下社会规训的假面,又能短暂做回自己。
当我重回校园走上讲台,与可爱学生们分享着学术进展与工作成就时,我感到极其舒适与放松。我又可以变回INFP小蝴蝶,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学生们回应的快乐,一起开启脑洞,学着AI工具创作奇思妙想的动画电影。向来迟缓的我,今年深切感受到了“教学相长”,那是与学生头脑风暴的灵感迸发,更是与同行者默契配合的心流体验。
故事不胜枚举,且先从记忆星河里挑来几个异常闪烁的碎片。第一个碎片,是来自同伴们的超强辅助!在巴黎奥运会泡了一个半月后,本人拖延症已到晚期。开课前一晚还在高铁上悠悠备课,带着姜俊老师的《艺术的公共语言》和1T的工作硬盘,有种信手拈来又会是热门巡回课的盲目自信。但开局,却给了我三分之二物理尖子班的学生,苦思冥想着《新媒体艺术与AIGC创作课》要如何夺得理科学生的关注与喜爱。
就当我焦头烂额之际,遇上了我们AI备课组的神、来自北大智班的殷绍峰大PRO。隐藏大文豪气质的超强理科生,有着严谨的逻辑推演与自制无氪金的视觉生成程序,甚至每节课都留有形而上的哲思发问。他不吝啬的救火课件填补了我关于AI大模型科学原理的部分,两三个生动的思辨案例,让我获得了我们理科班学生的强强关注,非常顺利的开课!
第二个碎片,来自我的室友宝贝们。家璐会留心我们班学生反馈,带教《AI伦理与法律》,极大拓展了学生关于AI的知识图谱。她会呵护我的童心,给我买全套儿童玩具,陪着我和强奶奶一起演戏,还会在我无意抱怨没有美照的时候偷偷给我拍夕阳,会在我无意睡着时让我枕着肩膀睡觉,会在餐厅给我点提子雪花冰。世间怎么还有这么温柔体贴的大宝贝!我的舒涵宝,第一眼感觉是北大学生,结果是运动系高二萌妹,早起帮我编发的妹妹,会早起跑圈,会联系组织捐赠女性卫生用品给当地高中。我记得所有309室的生活细节,甚至开始想念硬的要命的上下铺和冰水澡。没有你们,我何以安全的快乐发疯!
临近结课,我想发起一场AIGC电影马拉松,但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达成。这时,我的神仙队友AI组集体调课出动,绍峰、家璐、宣宣、奕锟、轩铭、强陶,特邀音乐老师恩朗,明炜。由9位老师强强辅助,用120分钟创作出了4部一分钟电影。学生们从ChatGPT(语言大模型)撰写剧本开始,并用Midjourney(文字生成图片AI)生成电影分镜,Runway&可灵(图生视频AI)制作AIGC电影片段,然后用网易天音(音乐编曲AI)制作背景音乐。最后,我们全班学生真的完美创作了四部AIGC影片!
学生从认识AI到初步掌握AI工具,我们用了8节课的时间。而这草稿纸上的构想,到视觉化的AI电影,呈现的不仅是这十日的思考,更是体会驾驭工具的成就感与创造带来的无限自由感。也许这十日结束后,我可爱的学生们,会忘了怎么使用AI工具,忘记那些复杂的大语言模型原理,甚至忘记了我们曾经出现过的这个夏天。但在漫长岁月里,我希望他们记住第一次成为创作者的喜悦。在那个手忙脚乱的早晨,是他们通力合作,让世间多出一条AI小电影。此刻在身边围绕着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是小小作者、小小导演、小小艺术家、小小剪辑师、小小音乐人。希望艺术的存在,能让大家在竭尽全力应对挑战时,仍保留抬头看一眼繁星点点的浪漫。
关于“短期支教是否是自嗨”的话题,不知何时在营队兴起讨论。我会诧异一下,疑惑发问者是否真实的参与了进来,或者是否理解这些至真至诚的时光,本就不可被世俗所量化。也可能我是无比幸运的,收到许多爱的正向反馈,时隔四年,当年的学生回来了。 20年还是我班带教的三位高中生翘楚肖冉&肖祥&邱国,今年正成为新学生心中那颗闪光的引路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老师,愿意回到BB来,续写新的故事。
而我们2023年的支教老师,他们也回来了,勇担营长。惜羽和佳航独当一面,可以I人碎了再重组,同时还能为所有人带来新的团魂,今年营队在人文哲思指数和幸福团结指数上达到巅峰。我想,这些应该是最好的回答。
最后的闭营,疯狂陀螺坎坎用尽每一丝力气拽着内敛I人们跳圈蹦迪,好像真的解锁了很多bber的首次蹦迪体验!希望这最后一夜能复刻到2018年戴高乐(前耶鲁大学领队)给我带来的如烟火般璀璨而易逝的快乐,希望今年每个BBer都能上头这限定的快乐,然后每年回家看看!
惜羽说BB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我每年都不知疲惫的飞回这里,也许就是为了见见这里被冻结了时间的老友们。闻着明菡给我的栀子花,感觉梦回去年。但也很害怕,一届届老友也许早已蜕变,再也不是最初的模样,也许这里最后只剩我一个,便也没了想要回来的家。也许明年,大家都不会想和我这个超龄志愿者玩耍。也许也许,我是时候该从BB毕业了,不如让记忆停留在最美好的这2024年。感谢2018年的初见,2024年的完美毕业。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