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青年进村去创造
编者按:当前,中国外贸下滑,内需乏力,城市就业减少,务工者供大于求,他们、特别是青年人,收入减少或直接失业,在城市生活艰难。官方公开数据称2023年大学生就业比例为57.6%,那意味着近600万青年待业在家,而2024届大学生预计1179万人,青年就业更艰难。而在乡村,却难以找到青年人。本期爱心专栏将分享让部分青年进村工作的故事。
作者:邓飞 编辑:爱心志愿者
目前,中国大多数乡村空心凋敝,青年流失严重,土地抛荒房屋闲置,即使在经济活跃的沿海数省,乡村较早导入市场经济运营,产业发展良好,机会多多,但也面临青年短缺等问题,求贤若渴。
一个叫李列的媒体人离开新京报,在杭州桐庐做了民宿,开始做书院,他需要新媒体青年。临安洪村拿出村里几乎可能的资源,招引青年开咖啡馆、做露营,联合大学做基地,需要青年进村。而余杭百丈镇连接多方,开设7家乡村博物馆(文化馆),被誉为杭州最文气小镇之一,需要青年助力文旅文创。远一点的地方,王陆良和他的湖州璞心农场新增数千亩稻田,期待青年把生态农业做到极致。陈照米和他的绍兴米果果小镇推出可以喝的水溶性珍珠粉,需要更多人来绍兴诸暨养贝壳种珍珠。附近的蓝美集团研发南方蓝莓品种,向全球供货,需要更多伙伴采摘或种植蓝莓。
上一轮基础建设完成,各地乡村出现大量建筑,譬如山林民宿城镇空间,其中一些被闲置,无人运营。
乡村缺人,尤其是青年
在城市看来,青年就是生产劳动力、财税贡献者和土地楼盘消费者。三十余年来,城市想方设法吸纳几乎所有青年。现在,城市停滞不前,一些青年开始思考新的出路。
他们愿不愿意进村呢?
就业紧张和城市生活成本高昂,推引一些青年进入乡村寺院道观,追寻身心自由和快乐。一群青年在黄河边租下小院,养花种草做“青年短期养老院”,休养生息,再图未来。另外一群青年,聚集在四川一个创业失败农场里,修养或生产,自治自发,热气腾腾,经由直播实现带货。
青年进村已经毫无障碍。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青年已然觉醒,不再视痴心城市高薪好车豪宅公务员岗位等成功指标数,他们开始忠于自己,回到了武陵山、雪峰山和罗霄山等乡村老家。他们架起手机,载歌载舞或生产或自办幼儿学校,攒集一些关注后,他们也开始买卖交互,获得收入。
我们还注意到:还有一部分青年没有乡村老家可回,又找不到求贤若渴的乡村需求方。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青年不知乡村,而乡村很难破圈,将它们的渴求抵达到青年,怎么办?
建立青年进村连接器
2022年以来,浙江花开岭慈善基地召开多个社创大赛和乡村振兴创变者大会,收集乡村各种创造创新,意外生发一个“乡村振兴服务团”——聚集40多名具有较高超技能的伙伴,聚焦乡村诸多重点问题,组建了农资农技、品牌与销售、规划、土地流转和建筑、数字化和科技等9个专业委员会,正在服务中西部一些县域。
围绕“青年进村”问题,我们展开讨论。
我们认为要做一个连接器—— 一端连接需要青年的村委会、家庭农场和民宿营地,另一端连接青年,让青年和乡村相互看见、自由配置,支持一部分青年能进村、有事做,可发展,破解青年就业难、乡村空心用工难和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
这个连接器,首先是一个空间,下沉到乡村一线,精准集合乡村需求,同步到城市青年,并可接纳青年短期进驻体验、学习和行动。前媒体人韩十洲取名“青乘驿”,它将聚集青年跨界合作,让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多方交融,产生“乘法效应”。未来,它将用数字化加速青年和乡村的自由配置,互助共进。
2023年,花开岭组织中西部750名村书记来杭州学习乡村运营,并通过“农创营”培训260多名家庭农场主和民宿主,他们大多在城市工作后返乡,经历过创业,市场经济意识和能力较强,且产权清晰,决策明快,更容易拥抱青年和新事物。
”青乘驿”链接青年进村
长期以来,“青乘驿”奉行“低投入、高文明、自驱动、多生发”运营原则,依托该些村委会、农场和民宿营地的现有场地—— 一个较大房间或者一个闲置房子,送去一台咖啡机,几张桌子,可办公,和花开岭搭建一个远程沟通和服务系统,它就自发运转。
我们希望,“青乘驿”出现在全国各县乡村,多中心、分布式支持青年进村或乡贤返村创造,但我们需要一个成熟样板,再复制推广全国各地。
花开岭地处杭州富阳、西湖和余杭三区交界处。所以,“青年进村创造行动”将试点杭州,争取在2024年做出一个小规模可行模型。
整个计划如下:
①在花开岭一小时车程圈里,分农产种植加工、文旅创或三产融合模块,先在西湖、余杭、富阳、临安和桐庐等5地寻找10名合乎上述条件的村书记、家庭农场和民宿营地主伙伴,成为第一批“青乘驿”伙伴。
② 6月20日之前,确定10名村书记、农场和民宿营地主参加花开岭7月27日下午青年进村创造大会,做分享。
③我们将在6月20日再撰文邀请200名青年7月27日参会,28日分赴上述乡村、农场和民宿营地学习。29日返回花开岭,参加青年进村音乐会,30日上午再集合,确定哪些青年进入哪些试点,并在该些试点搭建和授牌“青乘驿”。
④30日下午,青年组队进入10个试点,各试点青年选举产生自治委员会,制定生活、学习和义务工作等公约规则——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体验和学习,青年也将以义工身份帮助解决试点的某些个问题,从而获得吃住学习等支持。15天后,该组青年选择另外一个试点学习。期间,花开岭服务团将支持青年,共同去解决试点伙伴的某些个问题。
⑤30天后,青年自由决定留杭州就业或自主创就业。而“青乘驿”将持久存在,继续接引青年进村,促成青年和试点及所在乡村互利互动,并尝试实现驿站自驱动。
这是一场全新实验,涉及到两百余人多场地长时间的组织调度,注定挑战颇多,我们并不一定可以成功。很多时候,情深意切也会遭遇力量不足的尴尬,但我们坚持行动起来,支持乡村有进取心的村书记、家庭农场和民宿营地连接青年。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