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笔下的鹿溪图书室

北大教授笔下的鹿溪图书室

编者按: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有一所坚守了15年的乡村公益图书馆。这家乡村公益图书室的创办人叫:陈秀洪,一位广东人。15年来,“异乡人”陈秀洪坚持在大山中运营这家乡村公益图书室,为乡村的孩子们提供阅读的机会。15年来,几多挑战、诸多困难,陈秀洪与她的伙伴仍然选择了“坚守”。本期爱心专栏,通过北京大学王子舟教授的笔触,让我们一起认识这所乡间图书室。


作者:王子舟        编辑:爱心志愿者

 

鹿溪公益图书室的创办经过

 

陈秀创办的鹿溪公益图书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天丽路 63 号。图书室成立于 2009 年 11 月,在 12 月正式免费开放。最初地址在新兴街,名称为“鹿溪青少年阅读天地”。2010 年,因活动内容不断扩大,又改称“鹿溪青少年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命名“鹿溪”,即希望孩子们像小鹿喝水那样汲取知识。它是由陈秀洪等几位关注贫困山区青少年弱势群体( 包括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等) 发展的民间人士发起创办的,纯属民间草根公益机构。当时鹿溪公益图书室只有六七百册书,可读者借阅十分踊跃。

陈秀洪联系社会各界,多方募集图书。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心平公益基金会和朱贝、徐虹、黄有琼等 100 多名人士的爱心资助下,截至 2012 年,鹿溪公益图书室获捐及自购的藏书达到了 5000 多册,来书屋看书的孩子达到了 1000 多人,办理借书证有700 多人。

附近小学的学生放学后到公益图书室看书

 

除免费开放、图书借阅,鹿溪公益图书室经常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涉及内容有主题读书会、征文征画展览、城乡小读者联谊、暑期快乐英语学习等。由于人手不够,2010 年 8 月 31 日,鹿溪公益图书室面向社会招募公益志愿者,天等县高级中学、天等县民族中学的高中生、初中生等来做志愿者。有了志愿者的加入,鹿溪公益图书室又向山区乡村拓展出了一些延伸服务活动: 一是到偏僻的龙茗镇东南小学西北村烟屯教学点等地建立爱心流动图书角,二是到东平乡大山深处的三合麻风病康复村探访、慰问老人,三是为中学生志愿者中孤儿及其他贫困生募集奖学金、文具等。

截至 2017 年 6 月,鹿溪公益图书室已在 200 多个山村建立学校班级图书角或社区图书角; 探访麻风病康复村七十多次,每次都为老人们送粮油或生活用品; 捐助志愿者中孤儿及其他贫困生约 150 人,其中许多学生志愿者后来考上了大学。

村里的孩子成群结伴到公益图书室阅读

 

鹿溪公益图书室的现状

 

鹿溪公益图书室是一个临街的二层房屋,一层是个免费借阅的小型民间图书馆,二层是陈秀洪生活起居的地方和爱心仓库。图书室门外,停着一辆带遮篷的三轮电动车,这是陈秀洪组织学生志愿者下乡搞阅读活动、公益活动的“大篷车”。车篷上写着“润心志愿者团队/传播知识/滋润心灵/汇聚爱心”等大字。鹿溪公益图书室附近,有两所幼儿园和民族小学,它所在的位置也算得上是学区地段了。

走进一楼图书室,但见两间屋子,里间大,外间小,合起来约有 50 平米。每间屋里挨墙的四周都摆着装满书的书架。图书的排架,基本上是按主题进行的,有图画书( 主要是绘本) 、故事书、家庭教育、文学( 分少儿、成人) 、历史、地理、军事等等,数量有7000 册。里间有张简陋的书桌,外间也有个小课桌,两间阅览室各有几把椅子和十几个小塑料凳,还有支架黑板等一些简单教具,这就是鹿溪公益图书室。

鹿溪公益图书室一般在下午学校放学时段或节假日免费向社会开放,读者主要是附近中小学的孩子们。陈秀洪曾经请外教比尔夫妇来到这里,给孩子们办英语体验营活动,请心理专家广西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曹钧盛来给孩子们上青春期心理辅导课。另外,图书室经常推出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作品展,如画展、手抄报展; 还不定期公布好书推荐信息,每月展出一期,投稿者也为当地中小学生。

很多学龄前的孩子也会到公益图书室看书

 

鹿溪公益图书室的未来发展

 

相比国内其他民间图书馆而言,鹿溪公益图书室有两方面经验较有特色。其一,通过阅读活动,能够将扶贫助学与公益志愿者紧密结合,实现了阅读推广与人才培养双见效; 其二,图书室的阵地服务与延伸服务紧密结合,尤其是村屯小学、村民社区流动图书点的建立,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创造了阅读条件,实现了小小公益图书室牵动山村阅读大天地的效应。

每年秋季开学是招募新学生志愿者以补充图书室人手的时机,招募到新人后就要对志愿者加强技能、勇气及协作度的培训,使其具备号召村民、宣传儿童阅读益处、上台主持阅读节目能力。陈秀洪对我们说,社会上有些企业家或慈善人士,在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时,要求找媒体给他们做宣传报道,甚至要把被资助学生的个人和家居照片刊登出来,这对被资助对象会造成一定的感情伤害,因为学生感觉难以启齿的破裂家庭背景和破旧困窘的家居处境被公布于世,特别难堪自卑,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善欲人见,不是真善”的说法。所以,凡是有这样要求的助学合作意向,她都谢绝了。这也是近几年鹿溪公益图书室能得到助学奖学金捐助越来越少的一个原因吧。但是,对那些持之以恒多年资助鹿溪公益图书室贫困学生志愿者的公益人士,陈秀洪则做到了账目清晰、内容公开、反馈及时。为了让助学捐款人真实了解资助情况,有时过春节她都不回老家,要在天等县山区做被资助学生的家访,然后写成材料提交给助学捐款人。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