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无障碍博物馆
编者按:社会创新机构“奇途无障碍”的创始人纪寻是一名轮椅使用者。她认为残障人群走不出去就没办法找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更难走出去。长此以往,残障人群的社会地位不提升,他们的声音就无法被真正听到。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机构,不仅承担着教育科普的功能,也反映一个社会的包容度,这也成为她和伙伴们让残疾人的需求被看到的起点。
来源:凤凰网公益频道 编辑:爱心志愿者
纪寻是一名“腓骨肌萎缩症”罕见病患者,靠轮椅出行。在南京创立社会创新机构“奇途无障碍”之前,纪寻在美国、法国生活了六年,期间在世界各地旅行,去了很多博物馆。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肖像博物馆让她难以忘怀。它讲述从19世纪至今女性地位变化、争取权利的历史。残障群体和女性一样,都需要从被压迫的角色,寻求权利的觉醒。看的过程中纪寻泪流满面。在这个博物馆,她还看到一张肯尼迪家族成员和两个“特奥会”运动员的合影,被打印成巨幅照片挂在展厅里。纪寻从那张照片里看到一条路:残障群体可以从底端走向顶层,被更多人看到,甚至影响国家的顶层决策。
2014年,纪寻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一年多,因为想看看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又拿到了去巴黎政治学院的奖学金,她开启了欧洲之旅,从那时起萌生了对无障碍旅游的兴趣。
每次出门,她都要做很多研究:当地的无障碍设施怎么样?有哪些政策、哪些服务?交通出行是否方便?虽然国外有很多网站分享这类信息,但是国内在这块是很缺乏的。她当时就想把无障碍旅行信息分享给中国的残障人。2018 年,她成为Booking.com(缤客网站)遴选出来的可持续旅游的创建者。该网站在全球选了五个人,纪寻是唯一的中国人。同年,纪寻回国创业,通过“一席”的演讲让很多人了解到无障碍旅游。
为什么是 ” 无障碍博物馆”?
2023年初,纪寻和她的团队发起了“无障碍博物馆残障社区连接计划”,希望以残障社群的视角带领大家做博物馆及所在城市的无障碍测评。这个项目入选了知乎的“灯塔计划”,也是唯一以残障创作者为主的创作团队。截至目前,他们走访全国三十多家博物馆,采访了十五位和无障碍相关的专业人士。
纪寻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用地铁出行去参观国家博物馆。高德地图上显示只要三十分钟车程、总共五站路,但因为使用轮椅得坐爬升梯上下,一趟就要10-30分钟,加上多次换乘需要不停等待。后来找到地铁工作人员协助,直接把轮椅架到扶梯上,但即便这样,他们还是花了两小时才抵达博物馆。好不容易抢到入场券,半天已经过去了。
另一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因为博物馆太受欢迎根本预约不上,让团队很沮丧。后来他们鼓起勇气向窗口问是否有给残障人的绿色通道,才发现残障人士不用预约,也无需陪同人员,但这个信息要去线下窗口询问才知道。
博物馆的无障碍并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内部,而是从出发到抵达都构成了无障碍体验的一环。广州、深圳的地铁无障碍设施就比较完善,还有无障碍出租车。可能因为运营成本较高,无障碍出租车在中国普及率一直不高,但对身障者来说,它的存在非常重要。广州给每单无障碍出租车50元补贴,而在北京,打无障碍出租车起步价就是98元,对很多人,尤其是收入较低的残障群体来说,简直是天价。好像因为残障,还受到了经济惩罚。
对残障群体而言,无障碍建设就像一个网格,一个点一个点衔接上了,才能最终抵达目的地。开始执行“无障碍博物馆”项目后,纪寻发现大家真正的问题更多在于:我如何能从我的家走出去。
有的是身障伙伴独立能力不够,有的缺少家庭和社会支持,有的居住在没电梯的老旧小区,这让很多人门都出不去。有的住家没有电梯,需要雇人搬运轮椅。搬运一般按次数收费,一次20元,体重超过的可能要五十元。出门一趟的成本高,还要面对各种交通衔接问题,就容易让人打退堂鼓。
“无障碍博物馆”项目一方面要向公众展示实际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承担了责任,让残障伙伴建立出行的信心。这件事的价值导向变成:提前向残疾人预告路上会有哪些难点,他们可以把它当作闯关的过程,最终去到想去的地方。
走不出去,走不进来
“奇途”做无障碍旅游,受新冠疫情影响,曾经有三年让纪寻非常迷茫。期间举办很多线上活动,以社交娱乐为主,慢慢地也发掘了残障群体更多的真实需求。
纪寻认为,就业才是真正让残障人走进社会,为自己赋能的方式。你得先找到生存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机会、获得收入、才能去更远的地方。但现在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你走不出去,就没有收入,越走不出去就越走不进来。
在“奇途”的社群里,鼓励残障伙伴讲述他们的故事,希望让他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勇敢地表达。当故事被讲述、记录,也会有演讲机会找到当事人,帮助链接一些社会资源。在平台上分享后,有残障伙伴觉得“自己被看到了”,也延展了残障伙伴的生活空间。在社群里大家交换能量,不断成长,让这个人数在一万两三千左右的社群粘着度很高 。
2023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纪寻对它短期内能带来的改变没有那么乐观,因为“无障碍”距离真实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纪寻认为,残障群体作为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应该树立起这样的意识——这是和我们有关的事务,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发声,争取应有的权利。
注:奇途无障碍是一家关注无障碍和融合性旅游、通用设计和大健康的网络科技公司。微信公众号:@奇途无障碍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