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之行

爱心助学之行

编者按:爱心基金会的乡村助学项目始于2006年,初衷是协助海外热心捐助人达成帮助中国贫困学生继续求学的心愿。该项目不仅通过资金资助方式缓解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就学压力,更着力在爱心捐助人与受助者之间搭建起桥梁,传递一份无所求的关怀。

为了更好地落实爱心助学项目,爱心基金会每年都邀请热心志愿者和捐助人参加家访,对受助学生、学生家庭以及学校进行抽查督导和访谈,确保善款有效利用。今年11月20日至22日,三位爱心志愿者在河北省平山县对部分受助学生和学校进行了走访。志愿者张丹雨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这次参与了平山县的走访调查。本期爱心专栏请听她的所见所闻。

爱心助学之行

志愿者张丹雨

         我是北京的一名高二学生,这次去平山县是我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农村。从2011年起,我就通过爱心助学项目在平山用自己攒的钱资助了一个小女孩上小学,我一直很希望可以亲眼见一见她的生活环境,本着这样的愿望我随另外两位志愿者胡传朔老师和季阳姐姐来到了平山县。

在抵达平山的当天下午,我们决定先前往离县城较近的南西焦小学和平山中学。汽车就很快出了县城,拐上了坑坑洼洼的土路——这就进村了。东转西转勉强停在了一条渗着污水的土路上。下了车,我不禁有些愣住了——这就是学校的校门?!一个小铁栅栏,旁边墙上有块牌子:南西焦小学。学校在建教学楼,绕过工地,仅隔一堵墙就是很小的水泥空地,旁边是两层的小教学楼,整体一看,我都觉得整个校园还没有我们学校的300米操场大。刚好是课间,有很多小孩儿在这里玩闹,我们经过时都好奇地盯着我们看。进到办公室,校长很快把几个受爱心资助的学生带进来了,共有六个女孩,一个男孩,其中就有我资助的小女孩儿——孙孜涵。他们刚开始比较拘谨,一个个站着不敢说话。季阳姐姐先介绍了我们一行人,听到我就是资助孙孜涵小朋友的那位大姐姐时,孙孜涵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特高兴地看着我,我心里就像突然燃起的火苗一样,“噌”的一下,特别高兴。其他小朋友也都刷地一下转头看我,我感觉那里好像有好奇又羡慕的眼神。我想,捐助人对孩子们来说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我之前从没觉得捐助人会与孩子们有这么深的牵挂。我开始想,如果可以看到被我帮助的小朋友一路的成长,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后来知道了胡老师资助平山县古月中学李琴的经历更是加深了我的这种感受。孩子们中有一个上一年级的小男孩叫杨子龙,他长得特别小,好像还有一点反应迟钝,看起来很可能是营养不良,让人担心。问小朋友们一些常识问题时,五年级的杨茁明显比其他孩子要懂得多一些,听校长说她的学习非常好,但是家里贫苦,杨茁和妹妹杨晓晨都是被资助的对象,她们的衣服大都是别人给的。

后来我们提出去孙孜涵的家里看看。原来小小年纪的她一直都是一个人上下学,带着我们左拐右拐,推开了一扇烂了快一半的木板门,我看到门的瞬间不禁有些愣了愣——这门关的上吗?一进门就是堆得乱七八糟又焦得黑乎乎的木柴,拐个弯就是有些乱的院子,里面种了一点菜,撩开破旧房屋的布帘子,门后的碗橱柜里乱堆着碗和盘子,橱柜门都拉不上。里屋光线很暗,好像有两张床,旁边有一个农村常见的炉子。原来家里只有孙孜涵的爷爷一个人,平时都由他照顾家里,间或种一点地,但他说自己身体不太好,也种不太动了。早年小孜涵的父母离异了,母亲出走;父亲早出晚归给人开车,收入也较低。孙孜涵的粉色薄羽绒服脏得都快成黑色的了,两只小手就跟刚玩过泥巴似的黑,脸上还有两道黑印子,估计可能是没有衣服换;他们家没有洗衣机,衣服都是拿去她姑姑家洗的。胡老师感慨说:“家里没有女人就是不行啊。”

第二天的随访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南盘石小学的闫鑫琦。她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跑了,接着父亲也离开了家,五年来毫无音讯,把她丢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孩子奶奶提起孩子的爸爸就忍不住哭,她说人家的孩子都能好好工作挣钱照顾家里,自己儿子连个信儿都没有……奶奶总是告诫孙女儿要好好上学,不管怎样也不能骗人(意为不能像父亲不负责任一走了之)。她家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家里种的两亩地勉强只够温饱,养了一口母猪,产下小猪仔就卖了,有时还会卖一点鸡蛋,生活十分困难。

回来的路上都是蜿蜒颠簸的山路,满目荒凉破败的荒草和砖瓦。天就要黑了,由灰白色渐渐变为灰黄色,感觉世界都是黄土的颜色。我望着窗外的山区,不能想象两个老人独自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每一天都在盼望,却收不到儿子的任何消息是怎样熬过来的,我也不能想象每一天看到的永远是这样荒凉世界的生活是怎样的。我想其实那位奶奶的儿子估计生活也不好过吧……就像季阳姐姐说的,这里离繁荣的首都北京不到300公里,却是这样的一幅生活景象。我不禁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三天的我们访问了好几所学校。在实验中学,有一个女孩儿叫崔晓利,和我一样是高二的学生,最擅长也最喜欢数学。她说学校一个月才放两天假,离家非常远,很羡慕我们这种可以经常回家的。她回家后还要干很多家务活,爸爸身体很不好,一提起爸爸眼眶就红了。我问她你将来想做什么,她说想做医生,虽然不期望自己能治父亲的病,但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医学上懂得多一些,能够帮一帮家里人,也能帮助很多病人;但她说在小地方的人们对这些都很不了解,她对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有点动摇。我说我妈妈就是医生,学医很不容易,非常辛苦,认准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她也跟我说起一直以来也想做老师的梦想,很喜欢那种和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知识的成就感,那时她的笑脸让我也感到由衷的快乐,我祝福她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之奋斗并坚持下去。

平山一行只有三天,但这三天让我以一个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北京的霓虹灯永远繁华,山区的老人永远盼望。在山区,那座山就是他们看到的世界;在北京,世界却好像永远没有边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着悲惨的遭遇,也有默默奋斗着的人们。路,还有很长,但我期盼,这路会一步步走向光明。(全文完)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将为您的捐款提供免税证明。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我们的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Tel: (202)-321-8558, (301)-309-9421, or (301)-762-5345,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