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乡村巨变(下)

疫情下的乡村巨变(下)

编者按:孙君,原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长期关注和从事农村环境问题,是农村环境教育的实践者。疫情期间孙君走访了9个县区,对各种村庄在疫情下的生活和生产状态进行调研。他不仅看到了疫情下返乡农民就业的忧虑,土地与粮食安全的危机,更进一步对乡村改革后乡村文化人的流失、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农业发展政策的走向提出了反思。请见下文。


作者:孙君  编辑:爱心志愿者

 (接上期)

 

调查后的反思

 

第一,改革改掉了乡村文化人

 

自2005年新农村建设,政府在乡村政策上偏差,才引发种田难以生存。生存压力源于乡村没有年轻人、文化人。2004年,湖北“咸安试验田”率先取缔乡村“七站八所”,从此乡村在漫长的十五年振兴中一盘散沙,没有人才的乡村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就显得正常。

 “七站八所”源于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力荐,是对1959年农业浮夸风的反思。“七站八所”——房管所、卫生院、农管站、农技推广站、城建站、计生站、文化站、广播站、经营站、客运站物资站、供销社等等,中国乡村最后一批文化人彻底消灭。

 六十年代全国推行“农业管理八字方针”,是对五千年传统农业的重要改良,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全面而系统的构建城乡融合的农业现代化,那是农业最有希望的时代,同时也存在着生产力严重低下的情况。

疫情期间我走访采访很多农民,他们说的最多的是:四十年前种田还基本能养活自己,今天彻底养不活。

农业似乎处在倒退期,远远不如80年代前后,农田、村庄、生态、土壤、乡村治理、传统文化、乡村规划与房子被全面破坏。空心村,村失控,不懂传统文化是最大的特点,几乎政策投入越大,农业越看不到希望 (报纸与文件上说的与现实差距极大)。

 

乡村建设需要年轻人与文化人

 

第二,土地流转让农民更看不到希望

 

这些年来,粮价被压得低低的,让种粮的农民无利可图——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后,再逼诱农民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一旦大量的土地流转给了龙头企业,粮食收购价定为每百斤150元,龙头企业会给国人生产粮食?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完成之日,就是粮食危机到来之时(摘自李昌平《谈农村——我国有没有粮食安全问题?》)。

当然,乡村也有做得很好的,比如修路、水电、通网、医疗、看病、福利、扫恶除黑、种田还有补贴就很好。

 

未来乡村的方向,或许也是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第三,部门政策让 ”初心”依然不明

 

近期农业农村部发了一个文件《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通知,我反对。文件中几乎看不见“初心”,看不见一个农业大国的希望之路。

01 | 农业一定是稳定的小农经济,因为目前依然有近70%的人口是农民。在守住村集体的基础下再引入社会资本,否则阴阳颠倒,主次不分,这是方向性的错误,小农是初心,资本是获利与竞争,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乡村振城,振兴伤农”。

02 | 城市有八大职业,60个种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可是农村只有一个职称叫“农民”。“七站八所”之后,告别年轻人与文化人,乡村让农民看不到希望。

03 | 中国40年前有9亿人,中国任何一条沟、一口塘都是生态的、干净的。吃饭从不怀疑菜与肉有毒,所有农产品都是有机原种的,虽然不富裕,但种田可以养活自己。学校、卫生所、菜市场(城市)、食品安全、水利灌溉、土地田间管理、乡村自治等,今天看来已望尘莫及。

 

孙君设计的美丽乡村: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

 

| 04 | 今天奇了怪,资本开宝马进村,推自行车出村;民宿是喝着红酒,鲜花相伴,每天度日如年;超市农产品农民不吃,不吃的东西一定是有问题。智慧农业与大棚农产品老板不吃,他们一定要卖农民种的菜,养的鸡。一句话,近十几年的乡村越来越看不到生机,越来越不像农村。

05 | 乡村与城市本来是鱼水之情,今天已成为互助伤害的境地。中国急需懂农业、爱农民、爱乡村的人,这些人很多很多,那就是千千万万个村干部与乡贤。

06 | 粮食补贴是好心办坏事,补贴政策应该由村干部把控。现在不种田、抛荒、转包的都可以获得补贴,而绝大多数真正种田的没有补贴。中央粮食补贴政策在养懒人,也架空了乡村自治。

07 | 真想做好现代农业,请几个老农民,配一二个教授专家以及规划设计师做助手,由村干部把握方向与初心,一切变得很简单、很科学,也很符合市场经济。今天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只认术不识道,属雕虫小技的现代农业,还洋洋得意,可怜可悲。

农业看着看着不行了,乡村看着看着变成城市,农民看着看着就没了。当农村变成城市之时,城市也就快完了。

 

疫情之后,乡村何处去?这是我调研后所思考的。

不破不立,一产时代即至!

 

注1:

乡村大集,秉承“赶集”文化,将“外场乡村赶集”和“内场资源对接”结合,充分挖掘、整合、盘活“农道联众”系统项目落地、农民主体、内置资金互助、村投公司、农宅置业、乡宿艺宿、党建村建家建、原种农业、运营前置等多种资源,打造一个集资源对接、展示洽谈、知识培训、经验分享的务实平台。

 

传统的乡村市集代表的是一种”人人参与、高度信任”的文化,我们希望基于这样以资源对接为主的“集市”平台,将数量庞大的乡建项目与资源方汇聚起来,让乡建项目与资源各方在“热闹且朴素”的环境和氛围里择己所愿,自由买卖。同时这为乡村之外但热衷乡建的人分享优秀乡建新案例,于繁复的乡建大潮中寻找各自参与的切入点。这是乡村大集最重要的价值。(全文完)

 

注2:如欲了解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请浏览网页:www.bjlsz.org.cn

      如欲联系北京绿十字,邮箱是:bjlsz_ngo@126.com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