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志愿者支教感想集锦(四)

BB志愿者支教感想集锦(四)

编者按:“同在蓝天下”(Building Bridges,简称BB)是2008年由耶鲁大学学生组织Building Bridges发起,由爱心基金会长期协调和支持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期。由于疫情后的诸多原因,今年是第一年没有来自美国和国际的学生参加,希望能尽快恢复常态。2023年8月11-18日,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30余名大学生和爱心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台风重磅袭击后的福建泉州市培文学校,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当地的中学生度过一段难忘的暑期时光。


作者:北京大学/查玥彤      香港大学/徐琪           编辑:爱心志愿者

 

 

我在泉州,好为人师

 

坦白来讲,我参与BB支教的缘由有三:其一,我的简历上“需要”这段支教经历。其二,长期在儿童心理学实验室浸泡下催生了我更多的好奇,我们实验室素来谈论的话题都是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而学校环境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对其还不甚了解;加之,我上大学以来在心理学之外也选修过许多教育相关课程,课程促使我愈发喜欢思考和对比不同的教育经历对学生整体发展的作用,我希望对这方面有更深入的体察。其三,我是典型的“咨询师”人格,总想着去拯救别人,因此尽管我对社会上对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种种诟病有所了解,我依然带着些许天真和自立性偏差地认为,我能够给同学们传授真正的知识、甚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特质感染他们。于是,带着这些好奇,我走进了BB,走进了培文,走进了这些懵懂的高中生。

查玥彤组的海报展示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高中阶段也受过短短几天的暑期夏令营的影响,在高三的一年里,我不断从色彩斑斓的夏日回忆里汲取养分,最终克服万难考取了满意的大学。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寡淡的,外界的新奇刺激少的可怜,一点点不同于平庸日常的经历都值得用心珍藏。我们会翻看照片、书写日记、一遍又一遍地听代表那段日子的歌谣。纵使总是陷入无尽的遐想会浪费一点点时间,但一段日常之外的经历的力量始终伴随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这种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短期支教的意义最直接的体现在课程设置中,BB项目的日程安排,除却每天上午上课外,下午的时间属于社区探索。社区探索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探索身边发生的问题。我们组选择了校园霸凌的主题。我深知,这是一个需要谨慎讨论的问题。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我们拟定“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被霸凌者?”这一问题的备选项时,同学们先后提出“内向孤独”、“过于外向”、“家里太穷”、“太有钱”、“外貌和身体特征突出”、“学习太好或太差”等特质。大家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只能尽量的掩藏自己的种种个性,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才能不给霸凌者留下把柄,而中庸与讨好又天然与尊重个性与张扬自我的个体需求相悖。讲到此处,我看到几位女生红了眼眶。最终,我们的展板上不但呈现了我们在全年级发放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还为霸凌者、被霸凌者和旁观者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北京大学志愿者·查玥彤

 

徐琪与同学们

 

摸石头过河

——记曲曲折折的泉州支教

 

当一段时光令人反复怀念时,我们会想起赫拉克利特的那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总结会时,翁老师也用河流讲述这七天的时光,她说“如果只是过了这条河,这是经过;但如果知道这条河里的石头在什么位置,这才是经历。” 我们和学生一起被河里的石头绊倒,又撑着石头爬起,拍一拍湿漉漉的衣服,摸了摸脑袋,还好,火还没灭。

支教期间有些不被预料的事,比如站在讲台上时,有那么几回发怵时刻:点完ppt后一抬头,看见全班同学抬着头,伸着脖子,看向讲台,投影的光在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原本轻松地站在讲台上的我,突然生发出一些畏惧来,以为会睡倒一片,却没想到每一位同学都带着期待参与到课堂中来。讲起来有点像久旱逢甘霖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后来觉得这种目光更像是,企图在课堂中寻找一种事物,能够对抗日常生活的无聊。不只是写作业的无聊。

支教开始时总觉得蒙着一层保护膜般的敷衍,开幕式志愿者的独角戏,学生们仅有名字的自我介绍,睡倒一片的课间,把水端平的KWF纸条……因而当学生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地寻找解救乏味之事时,我意识到这种敷衍被打破了,裂缝需要被大量而丰富的认知填写,学生们热切地参与课堂,积极地在小组活动中出力,在创新思维课上设计奇奇怪怪的盲人接水杯,在法律课中激烈地讨论各类奇案,并向我们提出想听更多志愿者的课程,人工智能、辩论、文学中的爱情等等。一开始的敷衍,像是自我保护的下意识反应,学生们对世界、对未来的期盼未能被日常的无聊掩盖。

结束时,我们请同学们上讲台讲讲自己的收获,有同学回忆着社会调研时的经历,有同学讲着志愿者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有同学感谢身边同学的友善与亲切,比起第一天面无表情地报名字,同学们的发言带给了大家许多感动。闭幕式时,有些同学难舍地围在志愿者身边,也有志愿者们激动地分享学生写的“小作文式”明信片。我们想过会分别,只是没想到分别时的情绪会这样热烈。

总结汇报

 

写这篇文章时,收到了两条讯息,培文学校的学生问:“老师你们开学了吗?”另一条来自BBteam6群里的祥哥,他分享了满池的荷叶与荷花,配文“开满了”,想起《荷塘月色》中那句“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是文人,他想到《采莲赋》《西洲曲》,令人动容;我们是普通人,想起了远方的友人,即便荷塘映衬着清冷月光,也让人生出对团圆的期待。

—— 香港大学志愿者·徐琪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