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时一团火,散开满天星 — BB志愿者支教感想集锦(三)

聚时一团火,散开满天星 — BB志愿者支教感想集锦(三)

编者按:自2008年始,每年8月,在爱心基金会的支持与协调下,由耶鲁大学牵头的“Building Bridges(同在蓝天下)”中美大学生联合支教活动都将在中国农村地区的中学,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当地的中学生度过一段难忘的暑期时光。由于疫情后的诸多原因,今年是第一年没有来自美国和国际的学生参加,希望今后能恢复常态。2023年8月11-18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30余名大学生和爱心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在福建泉州泉港区培文学校成功举办了第15届“同在蓝天下”。本文以志愿者的视角,重温了支教的诸多瞬间,与读者分享。


作者:爱心志愿者   朱莉

 

非常有幸,一个到云南昆明避暑的北京人,赶上并有幸参加了由美国爱心基金会支持组织的第十五届“同在蓝天下”中美大学生暑期支教公益活动。对于我这个多年来做着公益活动的人来说,只要是能让公众受益的事情都乐意力所能及的去参加。因为过去一直帮助的对象是自闭症家庭和老年人的陪伴,对于年轻学生支教还是第一次参加,我抱着学习的态度还是非常兴奋和期待的。

提起这次活动背后的支持与组织者美国爱心基金会,那必然要提到会长翁永凯教授。她是一个温和谦虚,脸上永远挂着温暖亲切的笑容,透着良好的教养和慈悲的大姐。

这次支教初期,一切都按部就班有序的进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和香港大学的30余名志愿者同学,精心选择各自的课题并认真的做准备。直到即将开营的前两天,突发了一些复杂情况……在短短的两天中,我亲眼看到了翁老师是如何从容不迫的以她丰富的社会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格魅力转化矛盾,解决问题,以四两拨千斤之力转危为安,使整个支教活动能得以正常进行。让我又一次体会到找出问题不难,能解决问题才是真功夫!

来自不同院校的志愿者们的风采

 

暑期大学生支教的意义到底何在?在短短的七天多的时间里能产生什么效果?从志愿者老师和同学们(今年是高一升高二年级的学生)的授课接触和巨大转变中可以看到:同学们从刚开始漫不经心,心存疑惑,上课睡觉,座位东一个西一个,到后来大家围坐在一起,积极发言,眼睛有光,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笑容,会主动的和他们碰到的每一个志愿者学姐学长热情的打着招呼。尤其是在他们的社会探索实践项目中表现出超常发挥,这些变化令他们的老师,校方,以及学生自己都非常惊讶,没想到短短数日开发出他们的无限潜力!这正是翁老师在志愿者破冰培训上提到的:“要发掘同学们的潜能和内驱力,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习,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并激发出无限的能量…”确实是这样,同学们缺的是机会和见识,他们本自具足,教育的本质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他们心中的那把火!

我们志愿者老师的角色就是点火的人。在给志愿者老师做“破冰”的动员时,以往志愿者老师的经历经验给了大家许多启发引导思考,“初为人师”的志愿者老师不单单是教给同学们一些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要提升他们的思维眼界和认知维度,发掘出同学们的“内驱力”。

大学生志愿者在课堂上

 

志愿者老师们在这些日子里表现出的认真负责,担当和同理心,更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一次难得的学以致用体验,体会到什么是教学相长,面对不同的需求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课题内容和讲课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整个支教期间,爱心志愿者们亲力亲为,去每个班轮流听课,并认真的和志愿者老师探讨专业上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她们这种精益求精,严谨的尊重科学的态度,给志愿者老师展现了良好的风范。

提起这些可爱的志愿者老师,不能不提到这次支教的领队肖冉同学,一个中国人民大学大二学生。肖冉曾经是2020年“同在蓝天下”在云南会泽支教时的一名在校高三学生,通过当时的同在蓝天下暑期支教活动,受到启发和激励。她是一个有感恩心的人,她于2021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当年她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支教活动,开始角色转换。今年她更是以志愿者支教的领队身份参加。由于她的经历经验使她更接地气,更有执行力和决策力,能很好的团结大家,是这次支教活动能平稳顺利圆满完成的重要因素。肖冉同学的表现也体现了一个良性循环,一个传承,受益者再把这份能量,这份感恩之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让那些读书条件并不好的同学能有更多的机会读书上进,改变命运。

作者朱莉老师和今年暑期支教的领队中国人民大学的小冉合影

 

“同在蓝天下”能走到第十五年,不光是有一个充满爱心,慈悲善良的翁会长,还有无数的爱心人士参与,有志愿者们捐钱捐物,在背后默默的付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众缘合和才成就了今天完整的一个支教体系。

感恩所有在台前背后付出的朋友们!感恩每期参加BB活动的志愿者!感恩所有为“同在蓝天下”做出奉献的爱心人士!感恩所有!

短短的七天!在人生长河中有多少个七天!就是一个数字,就是一个星期,但是在这个七天中,产生了无数个惊奇,无数个不可能到可能!

教育是根本!少年强则国强!美国爱心基金会以爱心出发,选择做中美友好的民间大使,使青年人一代代传承两国人民友好,友谊长存!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感恩爱心基金会给我一个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也愿意在做公益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