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爱心助学家访及感想(四)

会泽爱心助学家访及感想(四)

编者按:爱心基金会的乡村助学项目始于2006年,初衷是协助海外热心捐助人达成帮助中国贫困学生继续求学的心愿。该项目不仅通过资金资助方式缓解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就学压力,更着力在爱心捐助人与受助者之间搭建起桥梁,传递一份无所求的关怀。为了更好地落实爱心助学项目,爱心基金会每年都邀请热心志愿者和捐助人参加家访,对受助学生、学生家庭以及学校进行抽查督导和访谈,确保善款有效利用。

春夏之交,经过三年的新冠疫情之后,我们的爱心志愿者一行四人前往云南省会泽县做家访和校访。请看下面爱心志愿者胡传朔的随访汇报。


作者:爱心志愿者   胡传朔        编辑:爱心志愿者

 

4月25日至27日,在东陆中学团委负责人段老师和其他老师协助下,我与翁永凯和爱心志愿者黄文利、李蔚海一起走访了云南省会泽县东陆中学受爱心基金会助学项目资助的学生。

4月25日下午,我和李蔚海走访了会泽县的娜姑镇,由老师带路先找到学生家所在的村委会,再通过村委会或者学生家长的指引或者亲自带路找到学生家里。因为学生住的地方比较分散,山区大多是较窄的盘山路,走错了调头都不是很容易。

老师介绍娜姑镇的经济状况,在会泽县属于中等工业较少的地区,居民主要是靠农业和养殖为生。

第一个去的是李莲花同学家。她的父亲残疾,几乎没有劳动力,大女儿已经结婚分家,在村政府工作,是学医的,家养了两头牛和两个小牛犊,与父母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感觉女儿家生活还不错。父亲介绍目前种几亩地,每亩地产几百斤粮食,自己每个月有政府的低保,女儿还会帮助一点,不够的话再向亲戚借点。

李莲花同学家养的牛

 

李莲花同学一年上学每个月生活费需要一千多元,这在受助学生中算是消费较高的了。一天饭费要30元,一个月就900了,然后再加上别的开销,如零用、书本费和回家的路费等,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来回需要40元车费。

第二个去的是刘春花同学家。从乡镇上的石头路往她家走还要经过弯弯曲曲的小土路,在他们家的大门口是一块别人家的地,地头还有几座坟,随行的老师说,看来他们家是没有男劳力在家,要不然不会允许别人把坟建在自家大门口。他们家是爷爷奶奶两个人带着三个孙子辈同住。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但是爷爷分家跟了大儿子,奶奶分家跟了三儿子。爷爷已经72岁了,腰有毛病不能劳动。爷爷奶奶替小儿子和大儿子照看三个读书的孩子,刘春花是三儿子的女儿。春花的父亲在外面打工,会寄钱帮助他们。奶奶爷爷身体都看起来很不好,也不能做什么事情了,家里只养了几只鸡。他们主要靠奶奶的低保,一个月100块钱左右,但是钱是直接打到三儿子的账户上,爷爷奶奶看不见钱的。几个儿子每人每年都会给老人一些钱,从家里的情况来看就是维持了基本生活,。爷爷腰不好走路都困难,听力也不好,奶奶在家带三个孙子辈小孩,主要生活来源靠儿子寄钱回来,奶奶说每年会寄2-3千元。

(低保户是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显低于当地生活标准的居民。贫困立卡户是乡镇政府对贫困户的认定,分为绝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这三类家庭会有政府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有贫困立卡的家庭就是政府确认的贫困家庭。一般来说低保户和贫困立卡户是农村里特别贫困的家庭。)

去刘春花同学家的土路

 

我们接下来去学生李逵家,找到村委会后,村干部带我们去到他家。开车走了10分钟山路,到了之后家里没有人。他家的院子里现在住了三户人家,李逵自己吃住在学校,放假才回来就自己一个人,他们隔壁的邻居也不知道家的人去了哪里,在他家附近碰到一个大概是20岁左右的男生,说是他们家的亲戚,我问他李逵的家里的情况他很犹豫,不想介绍他们家的情况。李逵家的房门是一个普通的挡着白铁皮,房门旁边贴了一个贫困建档立卡户的绿卡档案,说父母亲现在在外打工,但是身体不太好。邻居说家里现在只有李逵一个人上学,父亲是病故了,兄弟姐妹几个人听说也在上学,邻居都不知道具体情况,也没见过他们家的其他人周末回来,学校放假回来的时候只见过他一个人在家里,待一天就走。

最后去的是高三学生刘滔家,现在只有三口人,爸爸右手残疾,奶奶已经过世了。他们家养了一头母牛和一头驴,夫妻两个种了两亩水田,家中还有两辆摩托车,这是家访中唯一一家有两辆摩托车的。我们到他们家的时候大概下午5:30左右,夫妻两刚刚从田里回来。他们介绍说两亩水田每亩能产800到900斤左右。家里是贫困立卡户,但是现在政府不发什么钱了,感觉他是这些人家里头生活相对好一些的。父亲说刘滔很听话,以前会帮助家里做事,后来学习忙了,不舍得让他做了。

刘滔同学的父亲向我们介绍家里的情况

 

这一天家访的感觉是,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绝大多数是因为家里有人生病,缺少劳动力,孩子多,所以负担比较重。家庭比较困难的,供2-3个孩子读书,剩下的也就只能够勉强维持生活,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家访时村里地里看不见年轻人,将来农村老人如何养老、靠什么维持生活也是问题。

(未完待续)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

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张伊立博士 / (301)-529-9419 高放先生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