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大街与一个农民工的30年

24号大街与一个农民工的30年

编者按:农民工,在中国大地上,就像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一样常见。其中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城的第一代打工者,目睹和追赶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30年,他们的命运跟整个国家的大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正是他们的艰辛付出和牺牲,换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苏永禾。

 

转载自:南方人物周刊    编辑:爱心志愿者

 

杭州市东头的下沙区,有一片棚户区,叫24号大街。那是周围工地的衍生品:用废弃木材钉起来的桌椅,用绷紧的油布作屋顶和墙壁。出没在这里的都是来自施工区的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家属。

有一位叫潘志琪的教师,用镜头跟着一对农民工在这里生活了三年。离开几年后他又回到了24号大街,并以这条街的名字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试图用影像呈现一位农民工三十多年的生活和奇遇。这位农民工就是苏永禾。

 

惬意泡澡的苏永禾

 

一只澡盆

潘志琪注意到苏永禾时,他正光着膀子在街上搭棚,叼着一支快烧到屁股上的烟,打算开一家快餐店。他方脸,背微驼,常戴一顶藏蓝色的鸭舌帽,皱纹、胡须和耷拉的嘴角让他看起来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苏永禾有一只一米来长的红色澡盆,颜色已泛白。天气热的时候他就去拧开路边的消防栓,接满水躺在里面泡澡,点一支烟,眯着眼睛惬意地说:“这个盆我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每天泡个澡,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2年上半年,24号大街要被拆除。好几个夜晚棚户区的人们都茫然不知所往,抱着小孩的女人想要连夜把冰箱运走,小卖铺的烟已断货好几天,苏永禾没那么慌张,躺在椅子上说,“干一天是一天。”

但苏永禾还是把东西往三轮车上一装,来到棚户区外十里之外的一片空地上落下脚。他从杂草丛中辟出一块地,用毛竹搭起棚屋,这个曾经做过小学代课老师的农民工想在这里继续开餐馆。开张的第一天,杭州下了雪,还没炒的菜整整齐齐码在木板上迎接客人。苏永禾在屋里玩扑克,一张接一张地摆下去。这一天,店里的营业额是11.5元。

很快城管就来了,让苏永禾20天后搬走。他骂骂咧咧蹦出几句脏话,爬到一个小土堆上低着头踱来踱去,像在找什么东西。他说,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有没有我的立足之地啊?

2013年,他们离开前往苏州。潘志琪和他们失去了联系。

 

两个女人

一年后,潘志琪才通过苏永禾的儿子联系上他。这时的他已年近70,坚硬的头发和胡子开始发白。在无锡,他和陈琴妹(非婚妻子)的生活安定下来了,不再漂泊。他们进工厂打工,每个月能攒1600多块钱。苏永禾说,家里的祖坟因为修高速公路要迁移,也许老屋也要拆迁,他想回家。

如果苏永禾回去,他将面临他年轻时逃避的生活——长辈作主娶进门的妻子黄稻芬和三个孩子。

2014年底,潘志琪跟着苏永禾回到了贵州安顺老家。农田还在,但开发的挖掘机已开进来了,声音跟24号大街上的机器差不多。他们先到陈琴妹家,陈琴妹的父亲在和苏永禾喝酒时责问他:“你们这样生活多少年了?”“三十几年。”苏永禾有点喝醉的样子,坐在床沿上,身体晃来晃去像个钟摆。“你看看,这么些年了还是一无所有。”“对不起啊。”他又在床边晃,然后转头对沉默的陈琴妹说:“跟我走。”

最后,他还是一个人回家了,妻子黄稻芬不同意苏永禾把陈琴妹带回家。黄稻芬是个更“传统”的女性,发髻挽在脑后,在家洗衣、做饭、打扫庭院,养育着子女以及子女的下一代。苏永禾和大女儿在吃饭时争吵起来:“你这是要赶你爸爸滚,这里是我的衣胞之地,是我父母生我的地方!”“这么多年你在外面,妈妈一个人把我们养大,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你晓不晓得,‘子不教父之过’,都是你的错。我在成长学知识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帮我开过一次家长会吗?”大女儿一股脑儿地问出来,黄稻芬拦不住。大女儿在门外哭起来,“你很虚伪,养不成你就明讲我不会怪你,说什么‘我在外面只想好好供你们读书’。骗子,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

他们频繁地争吵,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他们的问题,是很多农民工身上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因为两地分居而面临的婚姻和子女教育的问题等。

 

苏永禾与陈琴妹

 

理想主义

在家待了几天后,苏永禾又走了。“她们逼我走的。”苏永禾说。

他回到无锡,住到了郊区,租住的屋子原是一家洗发店。他既无法在城市中立足,也无法完全退回到乡村里去。

有一年回家的时候,苏永禾想在家开个养殖场,“不想在外面漂了,想回来发展点事业,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他去镇政府咨询畜产农户补助费,但因为条件不具备不了了之。

每换一个住处,苏永禾都要在附近辟一块地种菜,作为“农村生活的保留”,或许是土地能给他带来安全感吧。有时候喝了酒,苏永禾会拿出几张他三十多年打工时跟工友的合影看一看,“一生当中就剩这么点东西了。”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潘志琪说,苏永禾总觉得事情会解决,就像他的两个女人一样。去年冬天,潘志琪去看他们,屋子地上铺了草皮,这是绿化工程替换下来的,红色澡盆新买了一只,塞在房梁上,装着自己种的豆角。

苏永禾打算为陈琴妹在老家买一处房子,借钱装修,等中风的陈琴妹能够自理了,自己还是去外面打工,这样每年能够省下三万块钱寄回去。潘志琪问他为什么不和她一起回去?苏反问他,你让我回去吃土吗?

苏永禾再次回到24号大街是2016年的春天,来看他的小儿子。他下错了站,站在十字路口仰着脖子在楼群间努力辨认,发现这里已变了模样。

像苏永禾这样的农民工,有千千万万,他们压缩生存成本,以寻求发展。竭尽全力,却终究未能发展起来,但他们依然心存希望,坚强地活着。

24号大街纪录片拍摄者潘志琪

 

后记:

爱心基金会衷心感谢来自美、中两国爱心人士与志愿者的无私捐助和奉献支持。爱心基金会享有美国联邦政府501(c)(3)免税待遇和美国联邦政府联合捐款(CFC # 10769),如您有意支持中国农村的爱心助学和健康教育,中美文化交流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等,爱心基金会将全力助您达成心愿。

如欲了解爱心基金会,请浏览爱心网页: www.aixinfund.org

如欲联系爱心基金会,可Email: aixinfund@gmail.com

或致电Tel: (202)-321-8558, (301)-309-9421, or (301)-529-9419

您的善款支票可寄往:

AiXin Foundation, Inc., 13621 Valley Oak Circle, Rockville, MD 20850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